4月26日,重慶市潼南區消防支隊聯合區市政部門組成專項行動小組,深入金海洋批發市場開展消防通道整治專項行動,切實消除了市場內存在的火災隱患,為轄區的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行動中,工作人員一店一鋪地做宣傳發動工作,對個別思想不通的商戶耐心勸說;幫助占道經營商戶清理、搬運貨物,規范進店入鋪經營;安全規范有序的清理拆除亂搭亂建雨棚、違規廣告牌;清理疏通消防通道,及時清除裝運廢物、垃圾。整治行動過程文明和諧、安全、平穩有序,大部份商戶紛紛自覺拆除亂搭亂建雨棚及違規建筑物,積極配合清理整治行動。駐足觀看的市民,紛紛為整治行動點贊,一位80歲的圍觀群眾楊大爺喜笑顏開地說:“通過清理拆除亂搭亂建雨棚、違章建筑,市場以后肯定會亮爽、清潔多了,過路也方便多了。”
據悉,此次整治行動,清理拆除亂搭亂建違章物39處,違規廣告牌26塊,清運垃圾6車,疏通消防通道2條。整治行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型發展。為實現“型發展”,關鍵任務是解放和激發科技潛能,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2016年3月6日19點28分,伴隨著火紅的銅液從熔煉爐出口緩緩流出,沿流槽進入澆鑄模具產出粗銅,標志著蘭州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冶院)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廣東貴嶼園區火法處理廢舊印刷電路板項目試產成功。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在貴嶼循環經濟工業園區視察時表示:“要把該項目做成央企與廣東省合作的典范?!?br />
據了解,該項目屬“城市礦山”開發項目,項目建設地位于電子垃圾集散地——廣東省汕頭市貴嶼鎮。長期以來,貴嶼鎮的電子垃圾污染問題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嚴重的污染問題讓貴嶼被稱之為“全球的毒地”,引起了世界關注。蘭冶院采用本院核心技術,致力于綠色發展,加大科研資金投入,組建專業技術團隊,將較難處理、處理過程污染較大的廢舊印刷電路板作為攻克方向,借鑒國外先進的熔池熔煉技術,開發了適用于處理廢舊印刷電路板的流態化焚燒爐,并獲得了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蘭冶院科技管理部部長、副總工程師陳天鐳介紹:“流態化焚燒技術是蘭冶院對頂吹式熔池熔煉工藝進行改進和完善而形成的先進技術。而熔池熔煉是上世紀逐步發展成熟起來的火法冶煉技術,是當前有色金屬火法冶金中正在研究和發展的一種新的熔煉工藝。貴嶼項目通過流態化焚燒爐技術是為防止二惡英等有害煙氣的產生,同時還提高了金屬回收率,更有利于從廢舊電路板中收回有價金屬,實現變廢為寶。”
蘭冶院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陳正介紹:“2015年5月,流態化焚燒爐處理廢舊印刷電路板技術以‘工藝包’的形式被中節能(汕頭)再生資源技術有限公司采購,項目建設規模年處理廢舊印刷電路板2萬噸。該項目由蘭冶院獨立完成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并協助業主完成建設和試生產。自2015年12月25日熔煉爐點火熱負荷試車以來,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終于成功出銅?!?br />
業界人士認為,由于國內還沒有熔池熔煉技術處理廢舊印刷電路板的應用先例,貴嶼項目的成功出銅,標志著蘭冶院自有專利技術——流態化焚燒爐處理廢舊印刷電路板技術的成功轉化,也意味著在“城市礦山”開發領域走在了國內前列。同時,項目建成達產后,不僅有助于解決貴嶼當地的環境污染問題,更為國內其他地區的電子垃圾污染問題提供了解決途徑。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誕生于共和國初建時期的蘭冶院,一個甲子的風雨兼程,有過收獲的喜悅,也經歷了挫折的陣痛,但堅持科技創新、重視成果轉化的步伐從未停止。
“過去一段時間,科研人員受國外的影響大,在門縫里找選題,總是看國外研究什么,我們再跟著去研究,與中國實際脫節,科研成果肯定變成‘廢紙’。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研發和成果轉化的重要性。科研成果作為一粒種子,它蘊藏財富,只有播種之后才能充分體現其價值,造福社會,獲得回報?!标愄扈D說。
近年來,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提出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五大任務關鍵點。為了適應我國發展新常態,蘭冶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加大科技研發能力和成果轉化。目前形成國家專利14項,多項研究課題獲省科技廳和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立項,并被鑒定為國內領xian,較為典型的莫過于礦山深采技術、井下填充技術、尾礦壩技術和高層建筑抗震技術。此外,蘭冶院還積極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力爭實現利潤中心的轉變。一方面結合國家的重大戰略、規劃、公司需求深入研發一批有影響力的核心技術,另一方面依托已經研發的重大項目、核心技術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創造經濟增長點,打造研發促進企業發展,發展支撐項目研發的良性循環,終于實現蘭冶院向科技成果轉化要利潤的轉變。
技術只有實現產業化,促進企業實現了長足發展才有可能成為核心,否則就是束之高閣。為此,蘭冶院堅持調整結構、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理念,通過戰略發展研究、調整產業結構、創新科技平臺,全力借助科技成果轉化動態建設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服務于國家的經濟建設。